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紫癜 >> 紫癜症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类型

作者:未知 时间:2012-09-27 15:45:40 来源:互联网 阅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类型呢?专家介绍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分为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种。以下是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以及差异的相关介绍。

  一、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为10岁以下儿童,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症状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二、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为20-5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发病前常无明显诱因。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是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严重者可有消化道、颅内出血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病程较长,部分不然科反复发作迁延数年,自行缓解者少见。

  三、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差异

  虽然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两种类型,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1、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起病急骤,可伴发热、畏寒、怕冷,突然发生广泛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而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起病隐袭,多数在确诊前数月甚至数年已有易发紫癜、鼻衄、牙龈渗血、月经过多、小手术或外伤后出血时间延长等病史。

  2、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程度一般与血小板减少程度成正比。而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程度不一,一般较轻,紫癜散在色淡,多发生在下肢,很少出现血肿或血疱,泌尿系出血,甚至颅内出血或失血性休克。

  3、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程多为 4 - 6 周。本病肝及淋巴结一般不肿大, 10%-20% 患者可有轻度脾肿大。颅内出血时可出现相应神经系统症状。起病前 1 - 2 周常有病毒感染史。而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因上呼吸道感染或过劳诱发急性发作,每次发作可延续数周甚至数月,缓解期出血不明显,仅有血小板计数减少。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皮肤出血表现为全身瘀点或瘀斑,密集色红,以四肢及易于碰撞部位多见,严重者可融合成片甚或形成血肿,鼻、齿龈出血也较为常见,还可伴有胃肠道、泌尿系出血等,颅内、脊髓及脑膜出血较少见。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加强必要的防护,避免创伤而引起出血;衣服应柔软、宽松,以免加重皮肤紫癜;避免剧烈运动及外伤,平时活动要避免关节受伤,一旦受伤应固定并局部冷敷。

  出现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合理的饮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进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易形成口腔血泡乃至诱发消化道出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多食含维生素C、P的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时,更应注意饮食调节,要根据情况给予禁食,或进流食或冷流食,出血情况好转,方可逐步改为少渣半流、软饭、普食等。

  以上就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两种类型的症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较急,出血严重者需绝对卧床;缓解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劳,避免外伤。而慢性紫癫者,则可根据体力情况,适当进行锻炼。春、夏之际易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此患者在此期间要注意避免受凉、感冒。


标签:

相关文章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最新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