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胎记 >> 胎记症状

太田痣胎记是什么病有哪些症状

作者:未知 时间:2012-09-21 14:13:59 来源:互联网 阅读:

  太田痣是什么病呢?患了太田痣有哪些症状呢?正因为好多患者不了解太田痣,而错过了它的最佳治疗时期,所以对太田痣的临床症状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那么一般患了太田痣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呢?下面由专家为大家介绍下。

  什么是太田痣

  太田痣是1938年由日本学者太田正雄首先报道,故命名为太田痣。太田痣好发于有色人种,如黄种人、黑种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约一半患者在出生时即有,一半于10—20岁间才开始出现,个别人到妊娠时才发生。太田痣的皮肤损害主要分布于三叉神经的第一、二支分布的范围,开始于一侧眼眶周围、颞部、前额、颧部及鼻翼出现散在或进行性增多的斑点或小斑片,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一般中央部色较深,边缘色较淡,可呈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或褐黄色等多种颜色,各人不同。同时,约有2/3的患者,同侧的眼睛巩膜也可出现蓝染,有的人眼结膜、角膜、巩膜、眼底、视神经乳头等整个眼球都可被累及。偶有色素斑发生于躯干者。患者无自觉不适。

  一般的人都叫太田痣为黑胎记。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其太田痣是在出生后数年甚至十多年才发生,少数患者发病时间更晚。但是无论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其性质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同。对于那些一出生就有或出生不久就发生的太田痣患者来说,通常在4-5岁左右时和12-14岁时,太田痣会波动一次,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太田痣会长大一些,或者颜色会变深一些,以后较为稳定。对于以后发生的太田痣患者来说,他们通常在4-5岁或12-14岁左右时长出太田痣,当然也有更晚一些才长出太田痣的。

  太田痣胎记症状

  太田痣皮损一般为为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或褐黄色的斑片或斑点,斑片中央色深,边缘渐变淡,偶尔色素斑的某些区域可隆起甚至发生粟粒到绿豆大小的小结节。斑点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为斑片,边缘为斑点。太田痣的颜色可有一定的变化,如夏季颜色较深,冬季较浅,情绪对颜色也有影响。皮损的颜色因日晒、劳累、月经期、妊娠而加重。有的青春期变深扩大。

  本病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眶周、颞、前额、颧部和鼻翼,即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分布的区域;单侧分布,偶为双侧性(约10%左右),约2/3的患者同侧巩膜出现蓝染,结膜、角膜、虹膜、眼底、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眼球后脂肪及眶周骨膜也可累及。太田痣的临床表现变化较大,轻者可以只表现为眼眶周围的淡褐色的点状或片状色素斑,重的可表现为单侧面部或双侧面部的褐色,青褐色或青黑色色素斑。病灶边界不清,病灶内的斑点色泽可以单色,也可兼有上述颜色,而且色泽深浅不一。

  由于黑色素细胞在真皮中的分布的密度及部位不同,斑片可表现为淡棕色到深蓝色,同一病灶的不同部位可以具有不同颜色。太田痣的在早期可以缓慢生长,但生长的自限性难有定论,有的患者到儿童期时即开始长期稳定,多数认为到青春期后即较为稳定,但也有个别人至30岁左右仍有缓慢生长的倾向。太田痣无遗传倾向,与恶性变无明确的关系。

  根据色素的颜色、分布及累及眼等特点,可以作出此病的诊断。但需与蒙古斑、蓝痣等鉴别。蒙古斑出生即有,能自然消退。且不波及到眼和粘膜。组织象中真皮内黑素细胞数量较少,位置较深。蓝痣为蓝黑色的丘疹或小结节,好发于手足背及面部、臀部,组织象中黑色素细胞聚集成团。

  
标签:

相关文章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最新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