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皮肤类疾病中易危害患者生命的病种之一,血管角皮瘤血管瘤疾病的一种,究竟什么是血管角皮瘤?其对人体又会产生哪些危害如何治疗?

  血管角皮瘤(angiokeratoma)又称血管角化瘤,是一种由真皮浅层扩张的毛细血管和角化过度的表皮组成的血管性良性皮肤肿瘤。

  血管角皮瘤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明,部分为先天性或有家族遗传史。肢端型血管角皮瘤发病前常有冻伤史或伴有冻疮,阴囊型血管角皮瘤伴有静脉曲张,提示发病可能与血液循环有关。

  临床分类

  临床上分为5种类型,以肢端型和阴囊型多见。

   1.肢端型血管角皮瘤又称冻疮样痣:

   ①常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及女性,伴有冻疮或手足发绀;
   ②多发于指(趾)侧面;
   ③为针尖至粟米大小暗红色斑丘疹,表面粗糙角化。

  ( l )肢端型血管角皮瘤又称冻疮样痣、庆状毛细血管扩张。本病常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女性多见。发病前常先有冻伤或冻疮史。皮损好发于指、趾的背侧面及膝、肘部,也见于伸侧,偶见于指、躁关节及掌、肠和耳部等处。一般对称分布,损害有两种:一为针头至粟粒大小斑疹或丘疹,表面粗糙、角化,呈紫色或暗紫色,压之有时可褪色。另一为结节,直径为2 一8mm ,表面角质增厚或呈疵状,紫红色或灰色,中央常见扩张毛细血管或血痴,外伤后易出血。无自觉症状,或可逐渐痊愈。某些患者并发肢端发给症或冻疮。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增高。

  ( 2 )阴囊型血管角皮瘤又称Fordyce 血管角皮瘤。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的阴囊,偶见于阴唇。损害初起为针头大丘疹,常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呈暗红色或紫色,早期质软,晚期质硬,或有轻度庆状改变,散在分布或沿浅表静脉或阴囊皮纹排列,损害表面光滑发亮,有时出现淡白色鳞屑,压之可褪色。有时损害发生于阴茎或龟头,发生于小腿、股部者罕见。一般无明显不适,偶有轻度痒感。一般无自觉症状,损伤后易出血。常伴有附肇肿瘤、庙、精索静脉曲张和阴囊弹性纤维缺陷等。本病常伴有口腔勃膜的静脉曲张,有时损害发生于空肠。如有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应考虑本病的空肠病变的可能。

  ( 3 )丘疹型血管角皮瘤多发生于年轻人。损害为鲜红色或淡蓝色丘疹,一般为单个,偶有数个,直径为2 一8 mm ,质较硬,表面角质增厚。下肢最常见,一般无自觉症状。

  ( 4 )限界型血管角皮瘤又称角皮性血管瘤。出生时即有,或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好发于小腿和足部,偶见于背部和前臂,损害为大小不等的深红色至蓝黑色丘疹或结节,表面角质增厚,呈虎状,多聚集成不规则形或线形斑块,直径数厘米,常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表面有些浅表结节呈囊状,内含血液或淋巴液。这种损害介于此瘤与局限性淋巴管瘤之间,故称为中间型。

  ( 5 )泛发型血管角皮瘤属类脂质病。治疗:除泛发型血管角皮瘤外,其他型的血管角皮瘤必要时可采用电解、液氮冷冻或CO :激光治疗。

  血管角皮瘤治疗方法

  激光区域常规消毒后做局部浸润麻醉或骶神经阻滞麻醉,以连续式Nd:YAG激光或半导体激光光导纤维瞄准损害灶,做凝固术,使之呈灰白色,粗大的损害从基底部进行烧灼,对血管爆裂后出血进行凝固。角化程度严重的疣状损害可先行CO2激光烧灼,去除角质后再以Nd:YAG或半导体激光凝固。损害数量较多时可分批、分次进行治疗。

  激光治疗后护理

  术前对角化程度严重的疣状损害可先给予水杨酸、维A酸软膏等角质软化剂去除过度的角质斑块。术后注意保暖防寒、预防感染。经常抬高治疗后的患肢,改善微循环加速创面愈合。

  冷冻治疗为激光问世前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对原本就有循环障碍的肢端型血管角皮瘤不适用。低温可造成病情加剧,另外由于冷冻的低温传导可造成水肿,而阴囊型血管角皮瘤的阴囊部位为疏松组织,更易坠积水肿。

  高频电刀、电针对较小的少量的损害有效,较大的损害则需重复治疗且复发率高,落痂过程中易出血。

  血管角皮瘤的治疗远没有文章介绍的那么简单,治疗者还需综合自身的各种因素对治疗方法进行调整。

最新文章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