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淀粉样变和神经性皮炎有的不同

作者:未知 时间:2012-10-11 14:03:50 来源:互联网 阅读:

  皮肤淀粉样变和神经性皮炎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病,由于人们对于这两种病的了解不是很透彻,所以在区分这两种皮肤病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这两种比较类似的皮肤病无论从病因来看还是从发病的症状表现来看都是有一定区别的。那么,皮肤淀粉样变和神经性皮炎有什么不同呢?患者要抓住它们的不同之处来鉴别。

  皮肤淀粉样变和神经性皮炎在病因上的的不同:

  皮肤淀粉样变的病因:

  1、目前此病发生的病因不明确,斑疹型和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病可能与家族遗传因素有关,根据临床上表现的分析发现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达28%,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

  2、有些地区常年处于高温湿热的条件下,由于环境的因素长期搔抓摩擦皮肤导致皮肤增厚、角化过度和色素异常,形成所谓摩擦性黑变病,继之可发生淀粉样变称为摩擦性淀粉样变病。

  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的病因:

  1、神经性皮炎发病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有关。目前认为是发生本病的主要诱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复。

  2、由于精神紧张,有可能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影响植物神经功能,所以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慢性病灶感染而致敏,也可能成为致病因素。

  由引发这两种病的病因来看,致病原因都有代谢功能障碍的问题,不过神经性皮炎本身就有皮肤淀粉样变,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疾病,但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病变, 神经性皮炎和皮肤淀粉样变属于两种皮肤病。患者在区分这两种病的时候要着重了解它们在症状上的不同,皮肤淀粉样变和神经性皮炎在症状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皮肤淀粉样变和神经性皮炎在症状上表现的不同:

  皮肤淀粉样变的症状:

  早期皮疹散在,以后可密集成片但常互不融合,其周围边缘仍可见散在的褐色丘疹。小腿和上背部皮疹沿皮纹呈念珠状排列具有特征性。自觉瘙痒剧烈,瘙痒可先于皮疹1~2个月,长期搔抓可使损害处皮纹加深,或皮疹相互融合成片状疣状增生。亦有的呈鱼鳞病样、湿疹样或结节性痒疹样。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为临床最常见类型,多见于中年人。皮损对称分布于双小腿胫前,其它部位如前臂外侧、腰、背等部也可发生。皮损出往往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病情缓慢进展,一旦发病皮疹很难消退,但对全身健康无重要影响。

  神经性皮炎的症状: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属于慢性病,症状时轻时重。一种局限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又叫慢性单纯苔藓。中医学称之为“牛皮藓”、“摄领疮”,因其好发于颈部,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而得名,皮损呈暗灰色,肥厚光滑,伴腹胀纳差、便溏,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脉濡缓。治宜健脾除湿。患者要注意少吃辛辣油腻,肥甘厚味,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刚开始时先感觉局部瘙痒,由于搔抓皮肤迅速呈苔藓化,典型损害为多数米粒至高粱米大小,淡红色至黄褐色或与皮色一致的圆形或多角形坚硬有光泽的扁平丘疹,密集成片,表面附少量鳞屑,伴有抓痕、血痂。皮损以中央最为显著,愈近边缘愈轻微,境界不清,时久,由于搔抓刺激皮肤浸润肥厚,嵴沟明显。发生于小腿者,过一段时间之后表面可呈疣瘤状。持久性搔抓摩擦胫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淀粉物质沉积于真皮,进而分别发展为斑状和苔藓性淀粉样病。长期搔抓可有感染,如毛囊炎、疖肿等。

  皮肤淀粉样变和神经性皮炎在病因和症状上的不同表现是,皮肤淀粉样变的皮损表现为有些坚硬的丘疹,神经性皮炎的皮损是呈疣状,它们同时具备的症状是瘙痒剧烈。在对这两种皮肤病有了一定了解后,患者应该可以分清楚这两种病了。治疗的时候对症治疗,以免耽误治疗。祝您健康!


标签:

相关文章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最新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