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周角化症的病理及表现

作者:未知 时间:2012-09-24 17:08:55 来源:互联网 阅读:

  毛周角化是非常常见的症状。但许多人都有这种毛病却并不是很了解。如果皮肤上的毛孔有一点一点的发红,甚至摸起来会感觉 一粒一粒的凸起,这就是毛孔角化症。再严重一点,毛孔的颜色会更深,呈现暗 红或褐色,颗粒也会更粗糙,看起来很像是鸡皮疙瘩。它最常出现的部位,是在 上臂外侧、大腿、颈部,有些人甚至整个背部、脸颊,都会出现毛周角化的症状。

  一般的毛孔角化症,既不痛也不痒,更不会产生病变,所以许多人即使有这个 毛病,也不会太过在意。但对爱美的女性而言,可就不得了。因为它好发于青春 期至 40 岁的女性,之后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消退,但好发时期也正是最在意 外表的阶段。有些患者因为觉得难看,所以即使是大热天,也穿著长袖长裤,以 遮掩不必要的尴尬。更严重的,误以为一粒粒的凸起是粉刺或痘痘,兴起“除之 而后快”的念头,用手指挤压或抠抓,造成更严重的发炎及色素沉淀。

  毛周角化症,又称毛周角化、毛孔角化、毛囊角化、毛囊角化症、毛孔角化症。 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的双上臂外侧有许多散在多发的小疙瘩,摸起来刺刺的, 有时候会发红,有些还伴有没有生长完好的毛发卷曲在毛囊里。你也许得的就是 这种病。 毛周角化症 (不是绝症) 这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 主要是由于毛囊口角化所致, 与脂肪代谢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较胖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毛周角化症除了 影响美观外,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毛周角化病,又叫毛发苔藓,是人群中很常 见的一种疾病, 据统计, 80%的人患有此病, 只不过是一般的人只有很少的几颗, 不易发现而已。(这种病不是个例。) 这种疾病非常常见,学名叫做毛周角化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它是由于毛囊 口角化,影响了毳毛的生长,所以皮肤表面摸起来不光滑,象鸡皮疙瘩,其实在 每个小丘疹中都有一卷曲的毛发。这不是毛囊的炎症,所以消炎药物是没有用处 的。 毛周角化病的典型表现为:多发性针尖大小的毛囊角化性丘疹,主要分布于上 臂,股外侧及臀部,有时可见面部损害,尤其在儿童多见.损害通常在冬季明显,夏季 好转.病因不明,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表现:四肢上有很多小疙瘩,很粗糙,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尤其容易发生在上 臂和大腿的外侧, 是一种皮肤疾病, 学名叫做毛周角化症。 它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研究表明:这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主要是由于毛囊口角化所致,与脂肪代谢 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较胖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毛周角化症除了影响美观外, 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病理:

  (1)这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它是由于毛囊口角化,影响了毳毛的生 长,所以皮肤表面摸起来不光滑,象鸡皮疙瘩,的确在每个小丘疹中都有一卷曲 的汗毛。这种疾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适当应用一些药物可以改善病情。

  (2)从中医上来讲,毛周角化症主要由于肝气郁结、肝木克土、脾胃虚弱所致, 众所周知,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势必导致皮肤失养,终致此病。

  (3) 此病是因人体的第 12 对染色体变异而发生的显性遗传。此外,所发生的症状还 与甲状腺功能不全、维生素 A 缺乏等有关。 部分患者的毛周角化病则比较严重,对美观影响不小,得了这讨厌的病,许多 人夏天不敢穿短袖衣服。所以此病也可称得上是美丽的天敌之一啦!严重影响心 情,部分患者甚至因此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对于这部分患者,为了美观的需 要, 是应该考虑做系统性的治疗的。

  另外, 毛周角化症还非常容易遗留色素沉着, 更有碍观瞻! 所谓的毛周角化症,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毛孔角化过度导致的毛病;病人因为毛 孔被角化的角质塞住,所以出现毛孔粗糙的小红疹。 一般来说,毛孔角化症以 中年女性的发生率最高;由于它是一种具有遗传特性的皮肤毛病,依家族体质而 定。至于发生部位则以双臂、小腿、大腿或是脸颊下方最常见。

  由于毛囊皮脂腺管之开口处有角化现象,形成所谓的「角栓」,而硬化之后会 导致毛孔闭塞。外观有如针点般的小丘疹,散在性的分布,颜色呈肤色、红褐色 或棕色,大部份的疹子均无关痛痒。外观很像「鸡皮疙瘩」,粗粗的且像砂纸一 样,摸起来很粗糙,看起来更碍眼,但鸡皮疙瘩乃因气候,情绪等所产生的竖毛 肌收缩,为一种暂时性的皮肤变化;而毛孔角化症所形成的丘疹,则是一种持续 性的状态。 临床上是满常见的,国内没有统计数字。依据国外报告,学童中盛行率约 3~4%,症状通常在儿童期很轻微,在青春期时盛行率最高(44%),症状也较 为明显。在发病年龄方面,依照国外统计,1~10 岁发病的占 51%,10~20 岁发 病的占 35%,20~30 岁发病的占 12%。毛孔角化症毛孔角化症常会有季节性变 化,病灶通常在秋冬天恶化,大约 49%的患者会在夏季时得到改善。另外,随 著年纪的增长病灶也会逐渐改善,统计上,平均在 16 岁以后患者的症状会逐渐 改善。


标签:

相关文章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最新内容

热门精选